銅門的烤漆工藝是怎么樣的
時間:2025/8/12 9:53:46
銅門的烤漆工藝是提升其外觀質感、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,流程復雜且對工藝精度要求較高,需經過多道工序確保漆面均勻、附著牢固、色澤穩定。以下是銅門烤漆工藝的詳細步驟:
銅門的烤漆工藝是提升其外觀質感、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,流程復雜且對工藝精度要求較高,需經過多道工序確保漆面均勻、附著牢固、色澤穩定。以下是銅門烤漆工藝的詳細步驟:
1. 前期處理:基材準備與清潔
表面打磨:
對銅門基材(銅板或銅合金板材)進行打磨,使用不同目數的砂紙(如 80 目→120 目→240 目)逐步打磨,去除表面的氧化層、劃痕、毛刺及油污,使銅材表面達到光滑平整的狀態,增強漆面附著力。
注:若銅門有焊接或拼接部位,需先對焊縫進行打磨拋光,確保整體表面平整度一致。
脫脂除污:
采用中性清潔劑或專用脫脂劑清洗銅材表面,去除打磨過程中殘留的金屬碎屑、油污及雜質;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,避免化學殘留影響漆面附著。
2. 底層處理:防銹與底漆涂裝
磷化或鈍化處理(可選):
對于要求較高的銅門,會在底漆前增加磷化或鈍化工序。通過化學溶液(如磷酸鋅溶液)與銅表面反應,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,進一步增強防銹能力和底漆附著力,尤其適合潮濕環境下使用的銅門。
噴底漆:
選用與銅材兼容性好的專用底漆(如環氧底漆、丙烯酸底漆),通過高壓噴槍均勻噴涂在銅材表面。底漆的作用是隔絕銅材與空氣、水分接觸,防止氧化生銹,同時為面漆提供平整的附著基礎。
底漆厚度通常控制在 30-50μm,噴涂后需在恒溫烤房內烘干(溫度約 60-80℃,時間 30-60 分鐘),確保底漆完全固化。
3. 中間層處理:填補與打磨
刮膩子(可選):
若銅材表面存在微小凹陷或打磨痕跡,需涂抹專用原子灰(膩子),待干燥后用細砂紙(400-600 目)打磨平整,使表面無瑕疵,保證后續面漆的光滑度。
中涂漆涂裝:
部分銅門會增加中涂漆工序,選用與底漆、面漆配套的中涂漆(如聚氨酯中涂),噴涂后烘干(溫度 80-100℃),進一步提升漆面的豐滿度和抗沖擊性,同時減少面漆的用量和損耗。
4. 面漆涂裝:上色與質感塑造
調配面漆:
根據設計需求,選用專用金屬烤漆(如氟碳漆、聚酯漆),按比例調配顏色(可加入銅粉、珠光粉等助劑增強金屬質感),確保色澤均勻一致。氟碳漆因耐候性強(抗紫外線、耐酸堿),是戶外銅門的常用選擇;聚酯漆則適合室內,光澤度更高。
噴面漆:
采用靜電噴涂或高壓無氣噴涂技術,均勻噴涂面漆,控制厚度在 50-80μm(根據光澤度和耐用性需求調整)。噴涂時需保證環境潔凈(無塵車間),避免雜質混入漆面形成顆粒。
閃干:
面漆噴涂后先在常溫下放置 10-15 分鐘(閃干),讓溶劑部分揮發,避免烘烤時出現氣泡或針孔。
5. 高溫固化:漆面定型與強化
恒溫烘烤:
將噴涂完面漆的銅門送入高溫烤房,根據漆料類型設置固化溫度和時間:
聚酯漆:通常 140-160℃,烘烤 20-30 分鐘;
氟碳漆:需 180-200℃,烘烤 30-40 分鐘(高溫可增強漆膜的交聯密度,提升耐候性)。
烘烤過程中需確保溫度均勻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漆面變色或開裂。
冷卻定型:
烘烤完成后,讓銅門在烤房內自然冷卻至常溫(或逐步降溫),避免因驟冷導致漆面收縮不均而開裂。
6. 后期處理:修整與檢驗
1.打磨與拋光:
對固化后的漆面進行輕微打磨(用 800-1000 目細砂紙),去除表面細微瑕疵,然后用拋光機拋光,提升漆面光澤度(如鏡面效果或啞光質感)。
2.質量檢驗:
檢查漆面是否存在流掛、針孔、氣泡、色差等問題,對不合格部位進行局部修補(補漆→烘烤→打磨),確保整體質量達標。